close

7/28
我想 "會計師事務所現在被併到只剩最大的四家" 以及"我只想進四大"的執念
真的替我省了很多找工作的考量! 範圍迅速縮小到一個極限
在美國的時候 不知為何就被灌輸一個念頭說事務所絕對是畢業後的必經之地
所以也一直抱持相同的理念回來台灣
雖然參考多方意見之後有短暫動搖一下 不過最後還是決定從這裡開始


之前在美國面試一輪二輪的廢話就跳過不多說 (舊文章裡很容易就找到喔!)
講講台灣的四大吧!

熟的網友們應該可以看得出來我去年暑假在哪一家事務所實習 做得滿開心也學了很多
暑假過後也很榮幸收到了正職的錄取信 所以回到美國那一年 每當有人問我之後要去哪工作 我都說:
"我有收到台灣某事務所的offer!" 同家事務所(美國的)在我們這一屆只挑了連同我的三個人飛到西雅圖去參加第二關面試
之後...我們學校沒有任何人被錄取...所以同學聽到我要在台灣的這一家事務所都被呼嚨覺得很厲害:P

然而 考完美國CPA回到台灣之後我又覺得想去查美商的組別
如果說我中文科目都不懂 也沒學過台灣的GAAP 不要說成為公司資產 我還很怕成為負債咧!
所以向第二家事務所投履歷
面試之前我自以為非常充份的準備:
閱讀最新一期商週 搞清楚原本不知道在做什麼的ECFA
把英文的面試問題大全又翻出來看(word檔有個四頁吧) 也查了中文的面試問題
把accounting research那堂課寫過的paper拿出來再看 想分享一下earnings management和IFRS那方面寫過的主題

還有畢業口試的powerpoint 本來還想印一份帶著讓面試官知道我研究所沒有在混
前一天晚上還跟我爸演練面試喔~結果面試過程滿出乎意料的
回到家忐忑的寫了thank you letter[台灣人有在寫這種東西的嗎?!] 開始每天等email的戲碼
期間還收到第三家事務所經由104寄來邀請我去面試的通知 讓我有點哭笑不得
因為我的104開在那邊只是為了找九月報到之前的短期打工

然後今天收到第二家的錄取信了 感謝人資的無敵效率!
今年暑假一如往常要打工賺玩樂費 覺得本身年事已高 不喜歡再做展場拋頭露面的工作
所以只有投英語接待這一類的 目前錄取了一個國高中英語夏令營的counselor
今天去面試另一家 是醫學研討會的英語接待 一共十個面試者 大多是大學生
講到工作經驗都說沒有 我才猛然發現姐姐我真的好老 怎麼有那麼多東西可以扯
而且...(在美國)身經好幾場好的壞的英文面試及自我檢討之後 我現在回答起問題根本就是老江湖

以前大二少不更事的時候 去面試交換學生被問到: 我看到你得過校內文學獎 那你有其他較動態的興趣像是什麼運動嗎?
我整個很老實就說沒有 然後大冷場
但現在檢討起來 就覺得 我應該可以說:"本身興趣都是較靜態的 而文學獎代表我對中文有一定的駕馭能力
我想這是一個文化交流的機會 出國之後可以跟國外的學生一起參與戶外的體育活動 因為外國人真的很喜歡健身
而若是他們對中文有興趣 我也有足夠的知識與他們分享 達到身為交換學生的目的"

這就是年歲的累積所帶給我的改變 讓我發現到自己的成長 也是因為跟一群大學生一起進行面試
歸納幾點見聞:
1. 自我介紹短短幾分鐘 就像世足的廣告時段一樣重要 一定要講最特別 和這份工作最相關的特長
有人會提到專長是芭蕾舞 但其實...面試的是英語接待
就像你看P&G旗下那麼多產品 但如果廣告的是洗髮精 他一定不會說:"by the way 我們家品客餅乾也很好吃"
因為現在的觀眾關心的是你家洗頭的產品 不是餅乾有什麼口味
2. 不要跟著前一個人的話鋒轉
像我會自己講說沒有研討會接待的經驗 但我在社團每星期都要接待speaker 電腦操作我也有經驗
後面的人就覺得好像應該要提到經驗的部份 然後說"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但我相信我能勝任"
我是覺得...你要相信媽祖或菩薩也都是你的相信 如果沒有實例讓別人也相信 就這樣丟一個結尾不是很好
當然這只是打工 沒必要那麼挑剔 但如果這是競爭激烈的什麼工作 就沒有加分效果
3. 公司最感興趣的是本身利益 而不是你的個人學習 我爸就說 如果能將兩者結合 告訴對方說他的利益和你追求的目標是同一個東西
這樣對方才會覺得你有價值 也能讓對方知道你不會做個兩三天就走人
像被問到"以下哪一個工作分配你最感興趣?" 我第一當然是說都願意做 再來選一個說我有類似的經驗和背景 符合他們的需要
這是以對方的考量為出發點 但是沒那麼油條的學生就會老實的選一個 然後說因為他想接觸人群 想練習英文 想從中學習
我覺得如果我是很機車的面試官就會問:"那對我有什麼好處?"
4. 其實這是我在美國面試的感想之一 面試官聽了一整天自吹自擂可能也很麻痺
如果能在交談中引導變成是讓對方分享經驗 他心情應該會大好 也省了我這英文不輪轉的人的力氣
該你提問的時候 在美國的基本款之一就是: 能否分享你最喜歡這份工作的地方?
這真的很中肯 因為你也想知道這工作吸引一個人做了十年是為什麼 而且對方終於有機會換他介紹自己
想不到我在台灣問這一題 面試官說: 這個問題很好 而且我面試了這麼多年 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這個

BAP社團的演講者們常說 不要提問什麼IFRS的影響或他對FASB幾號的看法
就算他講了你能懂幾成? 還是你在賣弄知識 但你懂得他多嗎
老實說我聽這一套論調已經聽了一年半....想不到還真的是有道理的

最後 距離開始寫這篇文章已經過了快一個月:P 當初面試的打工也都做得差不多了
新的工作自我期許 套用也是演講者說的話
她說 她之所以升遷很快是因為她沒有personal life [這有什麼好效法?!]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 在做到那個位子之前 you must act like you are already in the position
主管不是被升上去才學著當主管 而且你想當領導者 平常就要有領導者的樣子
我是沒什麼雄心壯志 但我希望我開始工作的時候 要有那個auditor的樣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1rabbit 的頭像
    alice1rabbit

    Alice in Wonderland

    alice1rabbi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